找到相关内容492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谈修药师法前应注意的资粮准备

    ,故而我们在随顺药师大愿发菩提心时,应努力将心尽量开放。  如来在此愿中欲将一切众生安置于,是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遍一切世界,不舍一众生,欲度脱一切世界众生,皆令入于大乘,安立于。药师如来亦在第四大愿中,从菩提道的角度更行明确了着一点:“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

    齐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1849222.html
  • 菩提道次第识小

    大悲心最极发动,欲尽拔一切有情痛苦为因,得为果,为上士道。如《道炬论》云:“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由此可见,道次第摄尽了一切佛语教授,并把它们有条理、有次第地组织起来,...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菩提道次第的内容  菩提道次第是指一个凡夫从初学开始,直到最终证得中间所必经的历程。概括起来说,道次第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种根本要义,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如四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252450.html
  • 论末那在转凡成圣中的作用

    断了分别我执,但俱生我执仍在。即使到厂八地以上的不退菩萨亦还有微细的俱生我执,故不是究竟,但较二乘执法现像要高出数筹。   如来的末那净识己与上品平等性智相应,因为到了,末那的粗细我法二执全已...为性相。如灯以光为体,复以光为其相,其理亦尔。   末那的恒审思量,是在有漏上还是在无漏上呢?据《成唯识论》说有漏与无漏都是如此恒审思量。所不同的,在未得到转依以前,像三贤的菩萨,二乘有学...

    性 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956527.html
  • 敬识观世音菩萨

    ldquo;现音声”、“圣观音”等。观世音菩萨是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的大菩萨。又根据《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头面接足顶礼世尊,听说法。   当时两童子即说偈颂曰:诸天龙鬼神,听我师子吼,我们今天在如来前,立大誓愿发菩提心。生死流转无量劫来,想要推算其源始边际而却不可知(不可得)。...

    李增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13957975.html
  • 珠康·土登克珠:显密圆融 慈悲利众 ——论藏传佛教的特征与和谐理念

    王俺达汗封三世达赖索南加措为达赖喇嘛。此后,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为五世达赖册封名号和金册金印,由此正式确立了达赖喇嘛的和尊称。班禅额尔德尼意为大学者宝师,班禅的名号,是四世班禅洛桑曲坚时开始使用。1713年,清朝廷册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由此正式确立了班禅的和尊称。达赖和班禅活佛位尊称之下就有呼图克图活佛,呼图克图是蒙语音译,意为化身。   清朝中央政府为体现...

    珠康·土登克珠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1273244.html
  • 五戒是良医

    五戒是良医 (妙莲老法师讲述) (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个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吗?当然也可以...坏事,也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是平常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守戒就是觉悟的菩萨,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脱,不守戒就是生死的众生,守戒就是入菩萨,不但入菩萨,还可入呢!...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04981196.html
  • 净空法师答:什么是“隔阴之迷”?

    被恒沙诸有情,同证本净光。 菩萨圆寂,再转世为人,能知宿世因缘吗? 菩萨类别有五十二阶,菩萨(梵语bodhisattva),境界高低深浅有异,不可一概而论,若证得法身(初地以上)之菩萨,就没有隔阴...一生候补,怎么还会忧虑取不到金台呢?如果引怀玉大师为例,那就要知道大师誓取金台,仍然在当生。(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问:窥基法师前世是一位自迦叶佛灭法时代修灭尽定,到唐朝时代...

    净空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5512894714.html
  • 证悟

    法眼,此即第一之圣。  [121]耶舍家人发现他离家后,便想尽办法到处打听他的行。其父长者偶然中为了寻找儿子而来到世尊的住所,向询问耶舍的消息。起先并没有让他见耶舍,而先从施论、戒论、生天论三论...想法),而成为信仰者。其修行逐渐进展,至第七不退转(阿惟越致)时,即决定其信仰及人生观,绝对不会退转堕三恶趣或信仰异学异教。这点我认为相当于原始佛教中的不退堕,也就是得法眼之证悟。第十灌顶等同于...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848013.html
  • 天台六即佛义

    名字人,圆解开发,这是从此往后成就佛道所必不可少的修德的出发点。   名字即,亦称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观。若未闻三谛理时,处处驰求;既得闻已,攀觅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余事,名观。   (...不息。如《首楞严经》中“射的”喻,开始习射,虽不能中,而勤行练习。是名观行即。   观行即佛亦称观行即菩提,亦名观行止观;余想停息名止,恒作此想,名观。   此观行有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和...

    传 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1460475.html
  • 印度宗派之舟

    注意到印度大师使用了和先前大师使用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规矩没有传到西藏来,藏地是根据施主及有钱弟子的想象和需要。作者说两著名的鼻祖龙树和无著他们的一些论著在当时之印度曾经也是有争议的,他们的有些来源...他们退到预流果。小乘所说第二种果是圆满,在三大阿僧祗劫修习四谛十六行相和积聚广大行相(福德资粮)这种道能断两种无知并能成佛。  3 果。  他们如何解释成佛,即他们如何看待证悟。从最初发起菩提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0643107.html